
1. 约定手机用时间和拟定守则
教育专家建议父母与孩子事先约定手机用时间,拟定手机用守则。如此可以明确规定天天玩手机的时间不可以超越1个小时,确保孩子在用手机时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拟定手机用守则是为了帮助孩子培养好的手机用习惯。守则可以包含不在课堂上用手机、不在夜晚用手机、不用手机参与不好的内容等。通过拟定守则,父母可以明确告知孩子什么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从而规范孩子的手机用行为。
2. 奖惩机制:完成任务得到奖励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遵守手机用时间和守则的约定,父母可以明确告知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未完成将失去什么。
比如,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假如孩子可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控制好手机用时间,就能得到奖励,譬如额外的游戏时间、看一部电影等。但假如孩子未完成任务或者超越了规定的手机用时间,就要失去一些权益,譬如降低游戏时间或者限制手机用时间。
3. 控制手机和写作业的时间
父母应当合理控制孩子看手机和写作业的时间,并且要明确告知孩子什么时候是用来学习的,什么时候是是休息和娱乐的。
一个容易见到的错误是孩子在写作业时不断查询手机或者被手机上的消息打断思路。父母可以借用定时器,让孩子将手机放置一边,专心做完作业。同时,给孩子适当的休息时间,让他们在休息时可以适合用手机。
4. 安排其他业余活动
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应该安排一些其他的业余活动。这类活动可以是户外活动,比如运动、散步、骑行等,也可以是室内活动,譬如阅读、绘画、手工制作等。
这类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从手机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孩子可以更好地进步我们的兴趣和喜好,培养出更全方位的素质。
5. 打造交流空间,知道孩子的需要
父母应该给孩子打造一个想与他们交流的空间,在关心孩子的同时,知道他们对手机的依靠缘由。
有的孩子对手机的依靠可能是由于缺少社交活动,他们通过手机来探寻社交认可感。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打造更多的社交关系,比如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组织家庭聚会等。
另一些孩子对手机的依靠可能是由于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习惯用手机查看资料,而不想主动去考虑和解决问题。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主动考虑和提出问题,提升他们的学习力。
6. 剖析孩子的手机依靠缘由
父母需要剖析孩子是哪一类依靠,并找到相应的应付办法。
有的孩子会过度依靠手机获得娱乐和刺激,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探寻其他合适他们兴趣的娱乐方法,如图书、乐器等。
另一些孩子会由于手机上的社交互联网而沉迷其中,父母可以和他们一块拟定用社交媒体的规则,譬如限制用时间、不随意添加陌生人等。
总之,父母需要依据孩子的具体状况,确定他们对手机的依靠缘由,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手机用时间。